阐述Linux权限

1. 熟悉linux操作系统安装、配置

1、制作引导U盘
2、了解服务器型号,和如何进入引导
3、确定业务类型,和分区规划
4、每特殊要求就最小化安装和配置网络,管理网测试连通性(如果是dell iDrac口远程进来的另说)
5、打补丁,加固

2. 各种操作命令

如编写各种脚本用于监控,备份,部署,

监控的重点是监控指标,不在脚本,因为监控脚本会根根监控平台的变化而改变。

之前的zabbix、nagios到现在的prometheus,2017年以前是zabbix使用最普遍,因为界面好看,社区活跃。
nagios免费版没有图形化界面。prometheus随着云原生而兴起。

这些监控平台我都搭建过,这两年以prometheus+grafana为主

3. 备份

1、确认网络传输协议SMB路径,NAS的用户名密码作为变量,
2、卸载卸载本地挂载点再mount
3、tar -cvpzf压缩文件,文件名加时间标签,复制到NAS的挂载点等待
4、检查、删除过期备份,关闭链接
5、对重要系统定期测试恢复情况,异常要有告警日志

4. 磁盘管理

RAID

RAID0无冗余,速度双倍
RAID1一比一备份,速度是一倍的磁盘
RAID10是先组0再组1
RAID5多用于NAS大容量存储器,用的是奇偶校验码原理,恢复较慢,且有一定风险,同样的奇偶校验码原理还有在储存中间件minio里面用到。

卷管理

磁盘管理涉及到的是磁盘、物理卷、逻辑卷。
磁盘底层raid容灾,一般固态和机械硬盘的性能差三倍。
物理卷是关联的磁盘物理分区。
卷组将分区合并,随后再划分逻辑卷。
每一层的拆分和组合都是为了功能多样化。

空间缩扩容

最近一次是安装系统是给根分区划小了,只有200G,因为docker的一些数据默认留在根分区没挂到其他分区。

后面需要从home划过来1300G。
流程是:
1、测试环境先模拟,写出处理流程在文档
2、df -h 查看分区情况,确认可转移的空间
3、确定从/home分区划走1300G给根分区
4、确认home分区没有业务数据写入,复制一份数据到其他分区,umount
5、lvreduce -L划出空间,重新格式化,数据迁移回来
6、lvextend 1300G到centos-root,然后xfs_growfs拓展空间
7、最后df -hT确认

如果是云服务器,那买一块空白盘添加或者停机扩容,不用自己操作。

5. 系统跟踪管理

prometheus有对Linux监控的探针

6. 常用指令

分类 功能 命令 说明
系统管理 查看系统信息 uname -a 显示系统信息,包括内核版本和系统架构
查看内核版本 uname -r 显示当前运行的内核版本
查看系统发行版信息 cat /etc/centos-release 显示当前的 CentOS 版本信息
查看当前用户 whoami 显示当前登录用户
切换用户 su - [username] 切换到指定用户
查看登录历史 last 显示系统最近的登录记录
系统重启 reboot 重启系统
系统关机 shutdown -h now 立即关机
定时关机 shutdown -h +30 系统将在 30 分钟后关机
查看系统启动时间 uptime 显示系统的启动时间、当前时间、运行时间、用户数和系统负载
进程管理 查看进程 ps -aux 显示所有进程的详细信息
实时监控进程 top 实时显示系统进程状态和资源使用情况
结束进程 kill [PID] 结束指定的进程
强制结束进程 kill -9 [PID] 强制结束指定的进程
查看进程树 pstree 以树状图显示进程
磁盘管理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f -h 显示磁盘分区的挂载信息和使用情况
查看目录大小 du -sh [directory] 显示指定目录的大小
挂载文件系统 mount 挂载文件系统
卸载文件系统 umount 卸载文件系统
格式化磁盘 mkfs.ext4 /dev/sdX 格式化指定的磁盘分区为 ext4 文件系统
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 fsck 检查和修复文件系统
网络管理 查看网络配置 ifconfig 显示网络接口的配置信息
配置网络接口 nmcli 使用 NetworkManager 命令行工具配置网络接口
查看路由表 route -n 显示路由表信息
测试网络连通性 ping 发送 ICMP 回显请求以测试网络连通性
显示网络连接 netstat -tunlp 显示系统的所有网络连接
解析 DNS dig [domain] 进行 DNS 解析查询
用户管理 添加用户 useradd [username] 创建新用户
删除用户 userdel [username] 删除用户
修改用户密码 passwd [username] 修改指定用户的密码
添加组 groupadd [groupname] 创建新组
删除组 groupdel [groupname] 删除组
文件管理 查看文件内容 cat [file] 显示文件内容
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less [file] 分页查看文件内容
创建文件 touch [file] 创建一个空文件
删除文件 rm [file] 删除文件
复制文件 cp [source] [destination] 复制文件
移动文件 mv [source] [destination] 移动或重命名文件
查找文件 find [path] -name [name] 查找文件
包管理 安装软件包 yum install [package] 使用 YUM 包管理器安装软件包
删除软件包 yum remove [package] 使用 YUM 包管理器删除软件包
更新系统 yum update 更新系统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
列出已安装的软件包 yum list installed 列出系统中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
日志管理 查看系统日志 journalctl 查看使用 systemd 管理的系统日志
查看特定服务日志 journalctl -u [service] 查看特定服务的日志
实时查看日志 tail -f [logfile] 实时查看日志文件内容
性能监控 查看系统性能 vmstat 显示系统的进程、内存、分页、块 I/O、陷阱和 CPU 活动信息
查看磁盘 I/O 性能 iostat 显示 CPU 使用情况和磁盘 I/O 性能信息
跟踪系统调用 strace [command] 跟踪指定命令的系统调用
分析系统性能 perf 强大的 Linux 性能分析工具,用于分析 CPU 性能瓶颈、跟踪系统调用等
安全管理 配置防火墙 firewall-cmd 使用 firewalld 管理和配置防火墙
检查端口状态 nmap 网络扫描工具,用于检查开放端口和服务
查看和设置 SELinux 模式 sestatus / setenforce 查看和设置 SELinux 模式
配置 SSH 服务 sshd 配置和管理 SSH 服务